現在銅鑼灣利舞台戲院已改建並開業大概有十年時間, 但在拆卸前它已經是一家歷史悠長的戲院, 重建只是改變了土地的應用, 同時亦延續了它的生命.我從來也沒有去過重建前的利舞台戲院看電影, 重建後倒反而去了幾次, 但近年電影市道不景, 利舞台地點對我來說亦不算十分便利, 所以近年都沒有再到這間戲院觀影.
從前的票根比現在電腦編印有味道的多, 現在的是千篇一律並且那些票根就根本不能保存, 印在票根上的文字三年就會消失, 但從前的那種人性化味道就是不一樣, 手寫的位置, 蓋印的日期, 還有專屬的電影戲票印刷(這一張就看得出是齊瓦哥醫生)和背後的廣告, 種種都有其獨特性和人情味.
今次的收藏其實是從爸爸那處取來的, 看到票尾年份是1966年, 那時我根本未出生, 只是小時候無意中從爸爸的抽屜中發現了這張票根, 直接從爸爸那裡取來據為己有, 就保存到現在. 朋友說我是得到爸爸的遺傳, 愛看電影這一塊是從他那兒得來的. 對上一次我們一起去看電影已經是"投名狀", 爸爸年事已高, 有時想帶他看電影也擔心他會在戲院睡覺, 做父親的有時又不想浪費兒子的金錢, 要跟他和媽媽去看一部電影也不是易事.
5 則留言:
好懷念舊利舞台戲院的裝潢.. 個天花靚到不得之了!可惜佢拆既時候我唔響hk :( 去唔到farewell~
我記得當年利舞台都會做粵劇同演唱會, 拆之前都有大型告別活動, 有呼籲過大眾將同利舞台有關嘅資料集結成紀錄, 不過我當時都唔記得自己有呢張票尾....
有時都對政府之政策好無奈,為何油麻地戲院可以留低,而見證多位巨星成長及舉辦多次本地及國際性大型盛事的利舞台又不好好保留?
我諗我地無邊個去過油麻地戲院睇過戲掛...
張貼留言